close

嘛~為了慶祝本日發行台壓版GUILTY罪愛
所以本周就多PO一篇好了
我絕對不會承認是因為我失手買了手越增田的照片為了贖罪而PO的

當初翻到這個地方
我就覺得阿井你果然很愛交朋友
是說不知道MASA有沒有這麼多劇團的朋友咧?!

ps.最近好像都靠這個撐場面.....
哈哈哈哈哈
一整排都是一樣的標題感覺不錯

03 情有獨鍾小型劇場

傑尼斯一場演唱會幾乎都是1萬2千人左右,有非常多的觀眾來觀賞,不過相對來說有時候像是單曲Live演唱會只有150人左右,這時候我們就會意外地很緊張。17歲的時候,舞台劇認識的演員朋友邀請我「我們在THEATER TOPS有公演,你一定要來唷!」,從那一次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衝擊。雖然曾經也有過在那樣場地大小的地方看過音樂劇,但是在THEATER TOPS容納約180人的那種臨場感是第一次,從那次之後我就開始對小型劇場情有獨鍾。

在看完舞台劇之後我趁勢到休息室跟大家打招呼,「那個...我是井之原」就進到休息室,不知道是哪個人很親切的邀請著「我知道你!等一下我們要去慶功宴就一起去吧!」到了慶功宴的地方,他們就很熱心的到處介紹,「這位是今天剛好來的大人企劃公司的演員」,這樣下來所以我的朋友群的範圍愈來愈廣。在我18歲開始演舞台劇的時候,我跟其他一些劇團的演員也都變成了朋友。

我去阿佐ヶ谷スパイダース劇團的長塚圭史君的慶功宴上,我還拿到了大入袋(註1)。那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辦法去觀賞,只有在慶功宴上露臉,「明明就沒有去看劇,就跑來慶功宴了!」我不好意思的這樣說著,某家劇團的人又跟我說「下次也來我家劇團阿~」,就這樣範圍又開始擴大,而且我也真的只要有人邀請就會去,所以那時候我的綽號就是「慶功宴鐵咖」。有些人也是非到慶功宴否則不見人影,像是宮藤(官九郎)也是跟我一樣。這就是我的「小劇場熱潮」,加上電視跟舞台劇的隔閡變小了之後,我的"慶功宴外交"替我在往後的工作上立下了基礎。

就我個人而言在很早的時期就已經想要演舞台劇,但是在舞台劇還沒這麼盛行之前我們事務所的社長傑尼斯(喜多川)先生就跟我說過「我等一下要去早稻田附近的劇場看劇。」「沒想到您也會去那種地方?」被他嚇了一跳的這種經驗。雖然我們事務所跟小型劇場的印象有點對比,不過有一次我們在紀之國屋會場演舞台劇,社長先生也有來看,他對我們說「盡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較好唷~」

但是畢竟舞台劇跟電視劇還是不太相同,我常常被問到「演電視的人去演舞台劇很辛苦吧?!」以我自己都有參加過的經驗,坦白說沒有這樣的事情。還有人也會說「那個人因為有演舞台劇所以他是實力派的!」這樣普遍的觀感,但是我認為好像也不是。我覺得只是方式的不一樣,因為電視劇可以利用鏡頭,近照臉部表情來傳達情感;但是舞台劇沒有辦法這樣,所以會往前站出一步吸引觀眾注意,總之就是利用「大動作」來表現,但是演戲的那顆心都是一樣的。

講到一樣,我就想到我去看「人間冷暖」舞台劇找到的共通點「跟我們在演唱會是一樣的!」而嚇了一跳。「人間冷暖」的最後會丟麻糬給台下的觀眾,台下的歐巴桑們也渾然忘我的到處撿;而我們是在演唱會最後會丟簽名球跟簽名版。不過比起這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歐巴桑打從心底隨著劇情哈哈大笑或是默默流淚的景像,這就是所謂的娛樂事業。這齣舞台劇我推薦給大家!

(2002年8月)

丟麻糬跟丟簽名版是一樣的阿~
這個比喻真好
哈哈哈哈

下面稍稍解釋一下大入袋是什麼......我也查了一下
豆知識註1之大入袋:大入袋是舞台劇或是傳統技藝表演留下的習慣,只要會場滿座為了慶祝就會發給相關的關係者。大入袋以前是裝著蕎麥麵,之後演變成2銅錢或是5白銅錢,二次大戰的時候廢止,但是戰後又開始流行,現在大約是50圓或是100圓銅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咩古米 的頭像
    咩古米

    Brand-New Life~吹氣球人生

    咩古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